八声甘州 其三 江州有怀

望东篱剩菊有谁收,香魄旋苍冥。
薄凝天云乱,摇蒲霜卷,拍水舟横。
也折桃花几朵,也结武陵亭。
仍是喧声里,孤影三更。
人境从来难画,睨庙堂衔冷,湖海如烹。
纵寸心能剪,剪罢恐还生。
惜男儿、空怀烈抱,笑酒徒、辜负了长缨。
斜阳外、醉依五柳,梦暖真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孤独文人在江州(今九江)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上片从秋天菊花凋零的萧瑟景象写起。菊花没人采摘,香气消散在天地间,就像作者无人理解的才华。接着用"乱云""霜打蒲草""孤舟横在水面"这些冷清的画面,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虽然他也曾像陶渊明那样向往桃花源式的隐居生活,但现实里他只能在半夜三更独自徘徊。

下片直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作者觉得现实世界就像一锅煮沸的水(湖海如烹),官场冰冷无情(庙堂衔冷)。他试图用剪刀剪断烦恼,却发现忧愁像野草一样割不完。这里用"寸心能剪"这个巧妙的比喻,把抽象的心理痛苦写得生动可感。最后他自嘲是个没用的酒鬼,白白浪费了报国的机会(长缨指代功名),只能像陶渊明(五柳先生)那样醉倒在夕阳下,在梦里寻找温暖。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清醒的痛苦感:明知理想难以实现,却始终放不下;想借酒逃避,又忍不住自我嘲讽。这种矛盾心理通过"剪不断理还乱"的比喻、"笑酒徒"的自嘲、"梦暖真情"的幻想,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