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雪后的宁静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
前两句写的是书房和竹院的景象:散乱的书本和积灰的席子上洒落着清冷的月光,竹院里熏香的余味还未散尽,炉火将熄未熄。这里通过"乱书""尘席"的细节,展现出一个真实而不加修饰的生活场景。
中间四句像一组动态画面:客人离开时,苔藓台阶上粘着冻住的木屐印;迷路的鸟儿飞进寒冷的院门;厚厚的雪覆盖田野,预示着来年春耕的广阔;远处山间火把成列,是夜猎归来的队伍。这些画面既有静景(台阶、庭院),又有动景(客人、鸟儿、猎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立体的雪夜图。
最后两句聚焦到一位灯下老人:他反复吟诵诗句,偶尔能听到远处断崖上冰层断裂的细微声响。这个结尾特别有意境,老人吟诗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冰裂声相互呼应,一近一远,一人一自然,在寂静中形成奇妙的共鸣。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细节营造意境,比如粘着冻屐的台阶、将熄的炉火,让人感觉真实可触
2. 动静结合,既有凝固的雪景,又有动态的人物活动
3. 结尾处用细微的声音(冰裂声)反衬出夜的静谧,余韵悠长
4. 通过老人的形象,暗示了岁月静好、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释永颐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