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杂兴

水绿山青更鸟啼,草堂浑似浣花溪。
西林几日无人到,稚笋新生与竹齐。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春日田园图景,读来让人感到轻松惬意。

前两句"水绿山青更鸟啼,草堂浑似浣花溪"像用画笔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碧绿的溪水、青翠的山峦,还有欢快的鸟鸣声。诗人住的茅草屋,让他想起了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暗示这里同样是个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

后两句"西林几日无人到,稚笋新生与竹齐"特别有趣:西边的竹林几天没人去,新长出的竹笋已经和旁边的竹子一样高了。这个细节既写出了春天万物生长的蓬勃生机,又透露出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他可能经常在竹林漫步,所以才会注意到竹笋生长的细微变化。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自然景物(水、山、鸟、竹)就营造出鲜活的春日氛围 2. 通过"无人到"的细节,巧妙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 3. 最后竹笋与竹子比高的画面,既真实又充满童趣,让人会心一笑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满足。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韵味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