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 其八 说剑
漆园宁剑士,肯为千金使。偶资鹏翼怒,或因蝴梦喜。
蓬突垂曼胡,短后殊衣履。遂因太子先,一探时君旨。
自言臣所能,十步一人靡。千里不留行,后发而先抵。
复言臣剑三,先言而后拟。天子及诸侯,锋锷分遥迩。
远则四夷包,近亦四封止。若无庶人剑,瞋目亡首趾。
纷纷若斗鸡,一旦命绝矣。纵使百鸡存,强秦方虎视。
浩浩长平坑,三千同一垒。此时王听毕,脱剑谢庄子。
三月闭宫门,剑客俱惭死。庄子复儒冠,赵国犹延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 其八 说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现代通俗易懂的分析:
诗的前半部分
“漆园宁剑士,肯为千金使。”这两句诗介绍了一位漆园的剑士,他并不因为千金而轻易为他人所用。这里的“漆园”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者一种象征,而剑士则代表了高贵的职业和独立的精神。
“偶资鹏翼怒,或因蝴梦喜。”这两句诗描绘了剑士情绪的激烈变化,有时像大鹏展翅一样愤怒,有时又因为梦境而欢喜。这种情绪的起伏展现了剑士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蓬突垂曼胡,短后殊衣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述了剑士的外貌特征,他的头发蓬乱,穿着简陋的鞋子,但他的气质却显得非凡。这里的“蓬突垂曼胡”形象地描绘了剑士的蓬乱头发和胡须,“短后殊衣履”则强调了剑士不拘小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遂因太子先,一探时君旨。”这两句诗说明了剑士之所以会出现在太子面前,是因为他想要试探一下时君(可能是指当时的君主或者国王)的意图。这展现了剑士的机智和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力。
诗的后半部分
“自言臣所能,十步一人靡。千里不留行,后发而先抵。”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剑士的高超剑术,他能够在十步之外就制服敌人,而且能够在奔跑中突然停下来,比对手更快地到达战场。这里的“十步一人靡”和“千里不留行”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来形容剑士剑术的高超。
“复言臣剑三,先言而后拟。天子及诸侯,锋锷分遥迩。”这两句诗说明了剑士有三种剑,他先说出了自己的剑,然后又详细描述了这些剑的特点。他提到天子和诸侯的剑,它们的锋芒虽然距离很远,但依然能够相互对抗。这里的“锋锷分遥迩”形象地描绘了剑士剑术的高超和对手之间的激烈对决。
“若无庶人剑,瞋目亡首趾。”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剑士对于普通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普通人的剑,那么即使是最高贵的人也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这里的“瞋目亡首趾”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剑士的敬畏之情。
“纷纷若斗鸡,一旦命绝矣。”这两句诗用斗鸡作比喻,形容剑士之间的对决非常激烈和危险。一旦剑士被击败,他们就会命丧黄泉。这里的“纷纷若斗鸡”形象地描绘了剑士对决的混乱和激烈,“一旦命绝矣”则强调了剑士之间的生死较量。
“纵使百鸡存,强秦方虎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剑士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即使有上百只鸡存在,强大的秦国仍然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这里的“百鸡存”和“强秦方虎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剑士对于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性。
“浩浩长平坑,三千同一垒。”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场的广阔和残酷。“浩浩长平坑”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广阔和深邃,“三千同一垒”则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这里的“三千同一垒”还暗示了剑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牺牲精神。
“此时王听毕,脱剑谢庄子。”这两句诗描述了剑士在向国王展示完自己的剑术之后,放下剑向庄子表示感谢。这里的“王听毕”形象地描绘了国王对剑士剑术的认可和赞赏,“脱剑谢庄子”则强调了剑士对于剑术的热爱和对于庄子的敬仰。
“三月闭宫门,剑客俱惭死。庄子复儒冠,赵国犹延纪。”最后两句诗描述了剑士在国王面前展示完自己的剑术之后被关进监狱,其他剑客们都感到惭愧和恐惧。然而,庄子却戴上儒家的帽子,继续在赵国生活。这里的“三月闭宫门”形象地描绘了剑士被关进监狱的悲惨遭遇,“剑客俱惭死”则强调了剑客们对于剑士的敬畏之情。而“庄子复儒冠,赵国犹延纪”则强调了庄子的智慧和勇气以及赵国对于剑客们的宽容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剑士的高超剑术和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展现了剑士的独立精神和爱国情怀。同时,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剑士对于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性和对于剑术的热爱和对于庄子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