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接到紧急军令、奔赴前线时的心情。
前两句说诗人本来过着闲散生活("采薇"用典,指隐居生活),突然接到连夜送达的军令("羽书"指插着羽毛的紧急文书),催促他立即出发。这里用"偶向"和"连夕"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军情紧急。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军旅生活:他自豪地带着参军文书("袪风"形容文书像能驱散阴风),穿着老将军绣着雪花的战袍;带着简单的行李("如叶琴装"形容行李轻便如树叶),在军乐声中前进("落梅笳拍"指军乐)。这些描写既展现军人英姿,又暗含诗人对军旅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一直厌恶儒生的迂腐("儒冠腐"),现在终于有机会建功立业,即使不是为了封侯拜相,也要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这里"飞"字既呼应前文的"征騑"(战马),又展现诗人渴望施展抱负的豪情。
全诗通过紧急军令、军旅装备、行军场景的层层铺垫,最后爆发为激昂的报国宣言,展现了文人从军时既紧张又豪迈的复杂心情。诗中"绣雪战袍""如叶琴装"等新颖比喻,把严肃的军旅生活写得富有诗意,是古代边塞诗中别具一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