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泉卷为徐德安题
绝壑驶惊涛,穷探不可及。
遗迹嗟茫茫,天根任敷翕。
垂空鸟度愁,落涧云飞湿。
触石乃作声,静定固所执。
长趋渺江海,百折期归集。
清比在山同,润及群生濈。
澹交既以神,道器本相入。
千古濯缨心,褰裳试新汲。
遗迹嗟茫茫,天根任敷翕。
垂空鸟度愁,落涧云飞湿。
触石乃作声,静定固所执。
长趋渺江海,百折期归集。
清比在山同,润及群生濈。
澹交既以神,道器本相入。
千古濯缨心,褰裳试新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山水画卷,同时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自然力量的震撼
开篇用"绝壑惊涛"展现山涧瀑布的磅礴气势,像一匹失控的野马般难以捉摸。飞鸟在瀑布前发愁不敢飞过,水雾打湿了空中的云彩,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让自然景观活了起来。最妙的是"触石乃作声"这句,把水石相撞的声响比作大自然在演奏音乐。
2. 水流的人生隐喻
诗人笔下的水流就像人生旅程:从山涧出发时横冲直撞("长趋渺江海"),经历百转千回("百折"),最终汇入江海。这个过程中,水始终保持清澈本性("清比在山同"),还能滋养万物("润及群生"),暗示人经历世事也应保持本心。
3. 禅意与处世智慧
结尾的"濯缨""褰裳"用典《楚辞》,表面说撩起衣襟打水,实则表达"保持高洁"的人生追求。"澹交既以神"指人与自然的默契交流,说明真正的智慧往往在静观自然中获得。就像水流最终归于平静("静定固所执"),人也需要在动荡中修炼定力。
全诗把自然景观、人生历程和哲学思考完美融合,就像用山水画讲解人生课,既有视觉冲击力,又能引发深思。读这样的诗,既能享受文字美感,又能获得精神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