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母墓 其二

教子扶王不二心,几人回首愧缨簪。
当廷死诤遵慈训,始觉君侯孝最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母亲教导儿子忠诚于君王的故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传递了"忠孝两全"的价值观。

前两句说这位母亲教育儿子要一心一意辅佐君王,这种坚定的忠诚让很多官员都自愧不如。"缨簪"指代官员的帽子,意思是其他官员想到这位母亲的教导都会羞愧。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的品格。

后两句讲儿子在朝廷上冒死进谏,其实是遵循了母亲的教导。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真正的孝道不是盲目顺从,而是敢于坚持正确的事。"君侯"指儿子,说明他通过尽忠来实现了最大的孝道。

全诗最妙的是把"忠"和"孝"统一起来了——儿子对君王的忠诚恰恰是对母亲最大的孝顺。这种价值观在今天看来可能有些过时,但诗中传递的"坚持原则""言传身教"的精神依然动人。诗人用母子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孝道是践行长辈教导的正道,哪怕要付出代价。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