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雪

谷中草木几经春,敕额犹存古隶文。
千里耕桑安土俗,一炉香火奉山君。
多留姓字溪边石,惯见旌旗陇上云。
太守若贤神自感,夜来入梦雪缤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民俗信仰和地方特色的场景,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

前四句展现了一个古老山谷的生活图景:山谷里的草木经历了许多个春天,寺庙门匾上还保留着古老的隶书题字。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保持着耕田种桑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虔诚地用香火供奉着山神("山君")。这些描写突出了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传统信仰的延续。

五六句通过两个生动的画面加深印象:溪边的石头上刻满了来访者的名字,田野上空的云彩经常见证着官员仪仗的经过。这说明此地既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官员巡视的地方。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升华:诗人认为只要地方官贤明仁德,就能感动神灵。果然在梦中,神灵用漫天飞雪回应了这份虔诚。这里的"雪"既是祥瑞的象征,也暗示着神灵对贤明治理的认可。全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将民俗信仰、官员政绩和自然现象巧妙结合,展现了天人感应的传统思想。

翁逢龙

翁逢龙,生卒年待考,南宋诗人,字石龟,四明 (今浙江宁波)人。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通判平江府,知建昌府(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二)。事见《吴都文粹》续集卷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