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言怀一首
大地已春转,今朝岁为除。
绿酒樽屡空,清霜镜何馀。
自隐吴宫前,十载芳萝居。
节抱齐鲁连,辞探楚三闾。
千金赋不买,当垆困相如。
囊无一文钱,徒诵万卷书。
萧条扬雄宅,颇有问字车。
昨解学士雁,今剖英王鱼。
四海雄豪人,投劄问草芦。
凤览不可缚,鸿情讵能羁。
九州一何隘,丈夫气安舒。
叹息成烟虹,浩荡横高虚。
时著白纶巾,远驾蓝田舆。
明月来青山,流辉特欢予。
手持七斗剑,身披紫霞裾。
人生不得意,去去渭川渔。
绿酒樽屡空,清霜镜何馀。
自隐吴宫前,十载芳萝居。
节抱齐鲁连,辞探楚三闾。
千金赋不买,当垆困相如。
囊无一文钱,徒诵万卷书。
萧条扬雄宅,颇有问字车。
昨解学士雁,今剖英王鱼。
四海雄豪人,投劄问草芦。
凤览不可缚,鸿情讵能羁。
九州一何隘,丈夫气安舒。
叹息成烟虹,浩荡横高虚。
时著白纶巾,远驾蓝田舆。
明月来青山,流辉特欢予。
手持七斗剑,身披紫霞裾。
人生不得意,去去渭川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通过对比现实困境与精神追求,展现了作者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开篇用"大地回春"暗示时间流逝,但诗人却过着清贫生活:酒壶常空、镜子蒙霜,暗示物质匮乏。他在吴地隐居十年,虽然满腹才华(能写齐鲁风格的文章,精通楚辞),却像司马相如一样穷困潦倒,空有学问却换不来钱财。
中间部分形成强烈反差:虽然家徒四壁(像扬雄的破屋),却有人慕名请教;刚收到学士的礼物,又得到王侯的馈赠。这说明他的才华确实被认可,但他不愿被束缚,像凤凰鸿雁般向往自由,认为大丈夫就该胸怀宽广。
最后诗人用浪漫的想象化解现实苦闷:他头戴白巾、乘着蓝田玉装饰的车驾,与明月青山为伴,手持宝剑身披霞衣。当现实不如意时,他选择像姜太公一样去渭水边钓鱼,保持超然心态。全诗在困顿中透出豪迈,在失意中展现洒脱,体现了古代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