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长途电话事
明月过东楼,独坐挨清夜。
人犬音渐稀,窗影灯相射。
辗转待故人,此夜共长话。
论剑惜惺惺,他年从嘲骂。
论文珍敝帚,同宗得屡借。
识君若芝兰,惭我同禾稼。
腹内多草草,谬赞不言谢。
言多失未多,逸兴称何价。
思君令人老,素心岂羞怕。
白驹忽过隙,支颐手难罢。
凭栏望邕州,清辉已如泻。
人犬音渐稀,窗影灯相射。
辗转待故人,此夜共长话。
论剑惜惺惺,他年从嘲骂。
论文珍敝帚,同宗得屡借。
识君若芝兰,惭我同禾稼。
腹内多草草,谬赞不言谢。
言多失未多,逸兴称何价。
思君令人老,素心岂羞怕。
白驹忽过隙,支颐手难罢。
凭栏望邕州,清辉已如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深夜独坐等待远方朋友来电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生活画面和真挚的情感流露,展现了珍贵的友情。
开篇用"明月过东楼"点明深夜时分,独坐的人听着外面人声狗吠渐渐安静,只有灯光在窗户上投下影子。这些细节生动勾勒出城市夜晚的静谧氛围。
等待中,诗人回想起与这位朋友的交情:他们像武林知己般惺惺相惜,哪怕互相调侃也不介意;像学者般珍视彼此的文章见解,经常互相借阅学习。这里用"论剑""论文"两个比喻,形象表现了他们亦师亦友的关系。
诗人谦虚地说自己像野草般平凡,而朋友如兰花般高雅,对朋友的赞美感到惭愧。虽然通话时说了很多话,但这份畅谈的快乐是无价的。这里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结尾处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已到深夜。诗人靠着栏杆望向朋友所在的方向,只见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这个画面既写实又富有诗意,月光象征着纯洁的友谊,也寄托着思念之情。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一次普通的通话,但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情感的真诚表达,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友谊不需要惊天动地,就在这些平淡的夜话和相互欣赏中显得格外珍贵。诗人等待时的期待、交谈时的投入、挂断后的不舍,都让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