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轩手种竹两竿近辄有甘露降其上作五言示诸同舍
秋来手种竹,憔悴不成林。
复⑴此雪霜晚,空惊孤直心。
如何沾瑞露,似欲慰穷阴。
珠华粲将坠,玉色润还深。
含春乍荏苒,戴日⑵尚萧森。
玄泽非人力,樵苏无见侵。
复⑴此雪霜晚,空惊孤直心。
如何沾瑞露,似欲慰穷阴。
珠华粲将坠,玉色润还深。
含春乍荏苒,戴日⑵尚萧森。
玄泽非人力,樵苏无见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秋天种了两棵竹子,但竹子长得不太好,显得孤单憔悴。到了冬天,竹子上突然出现了像珍珠一样的露水,仿佛是上天特意安慰这孤独的竹子。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生命顽强和自然神奇的感叹。
全诗分为三层意思:
1. 前四句写种竹的艰辛 - 秋天种的竹子没能长成竹林,在寒冬里更显得孤单,让人担心它能否挺过去。
2. 中间六句写奇迹出现 - 没想到竹子上凝结了晶莹的露珠,像珍珠一样闪亮,像美玉一样温润,给萧瑟的冬天带来了生机。
3.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 - 这神奇的露水不是人力所为,连砍柴的人都不忍心伤害它,说明这是上天的恩泽。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常见的种竹小事,写出了对生命力的赞叹
- 把普通的露水比作珍珠美玉,让平凡事物焕发光彩
- 通过竹子从"憔悴"到"润还深"的变化,暗示困境中也会有转机
- 最后升华到对自然神奇的敬畏,很有哲理意味
简单说,这就是一首关于"再弱小的生命也会得到上天眷顾"的温暖小诗,让人感受到希望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