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崇惠登刀梯歌
百尺凌空倚剑梯,千峰回拔接天霓。鏖炉霜明鸟道斋,龙泉金镮生虹蜺。
刀为树,剑作山,应真飞锡游其间。一步一登,挥手攀毛,七星灿烂光斑斑。
干将剑刃两离披,碧光焰,上人履之不为崄。镆铘刀,铦锋锐锷可吹毛,如今蹈之不足劳。
白若雪,青如冰,龟甲鱼鳞几百层,四部睹之,战战兢兢,万仞峰头见一僧。
宾铁文,青蛇色,茜{艹/竦}峥嵘寒岌嶷。不伤不损难可测,方是大悲解脱力。
自古武臣矜剑术,舞之投之皆不失。视之胆摄身慄慄,谁道挥戈移白日?
李广旧传百战功,何如今日见神通?紫衣襜襜飞入空,出没纵横蹈刃兮,蹈刃兮光翡翠,黯黯精光和能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观而神奇的场景,仿佛在向读者展示一段武林传说。让我们来一步步解析这首诗。
诗的开头提到“百尺凌空倚剑梯”,描述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剑梯,给人一种凌空而立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云层之中。这里用剑梯来形容攀登的艰难和高度,同时也暗示着这里充满了挑战和考验。
接着“千峰回拔接天霓”,描绘了一个群峰环绕、接近天空的奇异景象。这种画面让人感受到壮丽和神秘,仿佛置身于仙境。
“鏖炉霜明鸟道斋,龙泉金镮生虹蜺”,这两句进一步用具体的画面描绘了一处剑炉和龙泉的景象。这里炼剑的炉火呈现出霜一般的明亮,龙泉剑的剑环上生出彩虹,形象地展现了剑的锋利与光彩。
然后诗人转而描绘了一位僧人:“刀为树,剑作山,应真飞锡游其间”。这里的“刀为树,剑作山”形象地描述了刀和剑在僧人身边显得如同自然的一部分。而“应真飞锡游其间”则描述了这位僧人如同神仙一般自由自在地在刀山剑树之间行走。
“一步一登,挥手攀毛,七星灿烂光斑斑”这几句话描绘了僧人在攀登的过程中的姿态和动作,每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而“七星”可能暗示了他身上佩戴的珍贵饰品。
接下来几句“干将剑刃两离披,碧光焰,上人履之不为崄”,描绘了干将剑的锋利和僧人行走时的无畏,尽管剑刃锋利,但僧人能够轻松地踏过,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镆铘刀,铦锋锐锷可吹毛,如今蹈之不足劳”,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镆铘刀的锋利,它甚至能够轻易割破人的皮肤,但僧人也能轻易地踏过,这再次强调了僧人的非凡能力。
“白若雪,青如冰,龟甲鱼鳞几百层”,这里诗人描述了僧人身上衣物的质地和颜色,白如雪,青如冰,层层叠叠,给人一种神秘而冷峻的感觉。
“四部睹之,战战兢兢,万仞峰头见一僧”,这句描述了僧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人们对他的敬畏之情。人们看到他站在万仞峰顶,不由得感到敬畏和紧张。
接下来的文字描绘了僧人的宝剑和宝刀,它们闪闪发光,诗人用“宾铁文,青蛇色,茜{艹/竦}峥嵘寒岌嶷”来形容它们的外观和锋芒毕露,让人感到寒气逼人。
“不伤不损难可测,方是大悲解脱力”,这几句话表达了僧人的宝剑和宝刀虽然锋利无比,却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这体现了大悲菩萨的慈悲和解脱之力。
最后几句“自古武臣矜剑术,舞之投之皆不失。视之胆摄身慄慄,谁道挥戈移白日?”进一步赞颂了僧人的剑术,无论是舞剑还是投掷,都表现出极高的技艺和勇气。而“李广旧传百战功,何如今日见神通?”则是将僧人的武艺与古代英雄李广相比较,突显了僧人的非凡能力。
“紫衣襜襜飞入空,出没纵横蹈刃兮,蹈刃兮光翡翠,黯黯精光和能利”描述了僧人身上紫色的袈裟在空中飞舞,如同翡翠般美丽,而他踏过刀山剑树时,所散发的光芒更加璀璨夺目,让人感到震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壮丽而奇特的场景,赞美了一位具有超凡剑术的僧人的英勇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大悲菩萨的慈悲和解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