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点翰堂即事促吴元朗为题午亭山村图

丘壑何曾似远林,曲栏深榭几沉吟。
野桃破晓红仍浅,霜竹经寒绿故深。
二月风光真漫浪,三春楼阁倦登临。
午亭题句如相赠,好在溪山画里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山村的宁静美景,同时透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诗人眼前的景色:山丘和溪谷虽然不如远处的树林那样茂密幽深,但曲折的栏杆和幽静的亭台依然让人沉思流连。这里用"沉吟"二字,暗示诗人被景色触动,陷入遐想。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春景:野外的桃花在清晨初绽,颜色还带着浅浅的红;经历寒霜的竹子,绿色显得更加深沉。二月的风光自由散漫,而三月的楼阁却让人懒得去登临——这里透出一种慵懒闲适的情绪,诗人似乎更愿意静静欣赏,而不是刻意去游赏。

最后两句点题:如果能在午亭(可能指友人的书斋或景点)题诗相赠,那不如在画中的溪山美景里寻找灵感。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真正的诗意,或许就藏在这幅山水画般的景色中。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桃竹、溪山等景物的细腻刻画,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春日山村的宁静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