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

连日新晴惬病怀,跧藏一室绝纤埃。
出来未得寒犹在,穷不奈何春又回。
酒盏惭疎朋旧少,纸帘不为俗人开。
日长自有閒工课,汲水铜瓶浸古梅。

现代解析

这首诗《病起》描绘了诗人病愈后重新走访自然与生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疏远朋友的愧疚以及对日常闲适生活的享受。

首句“连日新晴惬病怀”,意思是在连日晴朗的天气下,诗人病后的心情变得舒畅。这里的“新晴”指的是刚刚放晴的好天气,而“病怀”则是指诗人病中的心情。

接下来的“跧藏一室绝纤埃”,诗人以“跧藏”形容自己在房间中蜷缩的状态,表明生病期间的慵懒。而“纤埃”指微小的尘埃,这里用来形容房间内极为干净,甚至没有尘土。

“出来未得寒犹在”这句则描绘了一种矛盾的状态:虽然天气已经转暖,但诗人还未完全走出家门,因为还感受到冬天的余寒。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迈出家门后的迟疑和对天气变化的敏感。

“穷不奈何春又回”,诗人感叹春天的到来,虽然自己生活困顿,但还是无法抵挡春天的回归,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酒盏惭疎朋旧少,纸帘不为俗人开”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反思。他觉得自己疏远了朋友,不好意思再开纸帘迎客,这里的“酒盏”指的是酒杯,“疏朋旧”指的是疏远的老朋友,而“纸帘不为俗人开”则表达了诗人不愿见俗人,渴望清净的心境。

最后两句“日长自有閒工课,汲水铜瓶浸古梅”,诗人表示,尽管时间长了,但他找到了新的乐趣,比如用铜瓶从井中汲水来浸泡古梅。这里,“閒工课”指的是闲暇时的活动,而“古梅”则是诗人钟情的对象,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让人感受到诗人深邃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王谌

王谌(423-491年),字仲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大臣,三国时期曹魏司徒王朗之后,东晋太子少傅王雅玄孙,护军司马王元闵之子。初为徐州刺史沈昙庆主簿,交好湘东王刘彧。刘彧即位成为宋明帝,除司徒参军,带薛县令,拜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转黄门侍郎。南齐建立,以冠军将军历任诸王长史。永明九年(491年)卒,年六十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