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吴知府的感谢信,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庾子山(庾信)及其新作的赞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志向。让我们逐句分析:
1. 闻道江南庾子山,新诗脱手意长闲。
- 诗人听说江南有庾子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新诗刚刚写成,心境悠然。这里诗人借庾子山的才华,赞美他新诗的优秀。
2. 未尝临镜嗟迟暮,更约何人共往还。
- 诗人自己没有在镜前感叹年华老去,而是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时光。这里的“临镜嗟迟暮”是诗人自谦,表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并不因此而自怨自艾。
3. 我有茅茨依橘柚,自怜风雨竄荆蛮。
- 诗人的居所简陋,只能依靠橘柚树的庇护。自怜自己在风雨中流离荆蛮之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简陋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动荡生活的感慨。
4. 悲欢怨怼三千首,乞与无思为一删。
- 诗人的作品中有三千首包含悲欢离合、怨恨怒斥的情感。诗人希望将其整理,删去冗余部分,保留精华,表达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执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庾子山新诗的赞美和对自己生活的感慨。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渴望与朋友共度时光,并希望在自己的创作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