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教修行地的清幽景象,展现了修行者远离尘世、追求超脱的精神境界。
开头两句"何必过流沙,浔溪种道芽"用反问语气说:何必远赴西域(流沙指沙漠),在这浔溪边就能种下修道的种子。这里用"种道芽"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修道如同培育植物,需要合适的环境。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道观环境。"雄开献王地"指道观建在古时王侯的领地上,"胜傍觉皇家"说这里景色优美堪比皇家园林。"云侣呼朝斗"写修行者清晨参拜北斗星,"星坛数扣牙"描绘他们在星空下的祭坛修行。"扣牙"是道家修炼的一种方式。
最后两句"胎仙翔集后,底处蛰灵蛇"用道家意象作结。"胎仙"指修炼有成的仙人,"灵蛇"象征潜藏的道家真谛。意思是仙人飞升之后,真谛依然深藏在此地。
全诗通过清雅的环境描写和道家意象,展现了修行者远离尘嚣、潜心修炼的生活状态,表达了道家追求自然、超脱物外的思想。诗中"种道芽""扣牙"等用语生动形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修道生活的氛围。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