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六日同仇仁近至王子由庵遂饮白云李居士宅书事

初上吴山北,遂过吴山南。
茂树悉剪薙,馀石空巉岩。
向来华屋处,十不存二三。
忽如入壶天,偶得羽人庵。
阅画有远意,评诗无俗谈。
背湖万松岭,面江三茅观。
人烟向如织,今者篁竹半。
猎士捕乳虎,伏弩行者断。
野兽出城市,白昼无忌惮。
昨仅获其一,此事可三叹。
谁家有幽居,下瞰烟云洲。
西极夕阳外,东穷沧海头。
一览不欲尽,翠树蓄其楼。
主人雅好事,置酒更献酬。
禹穴渺何许,指视令人愁。
酒中泛酥椒,酒味弥芳烈。
果蔬无不佳,霜螯风味绝。
卜夜意未阑,醉归步微月。
人生了一日,世故剧琐屑。
穷达不足云,兴亡讵须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在十月初六的一次出游经历,通过沿途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出游见闻(开头到"白昼无忌惮")
作者从吴山北走到吴山南,看到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树木被砍、房屋稀少,只剩陡峭的岩石。他们偶然发现一处隐士的住所,欣赏画作、品评诗词。站在高处眺望,发现往日热闹的松岭和江边道观,现在大半变成了竹林。更让人吃惊的是,居然有猎人在城市附近捕捉幼虎,野兽白天都敢出来活动,毫无顾忌。

2. 友人相聚("谁家有幽居"到"指视令人愁")
来到一位李姓隐士家中,这里位置绝佳,可以俯瞰云雾缭绕的沙洲,西望夕阳,东看大海。主人热情好客,准备了丰盛的酒宴。虽然提到大禹的遗迹让人有些伤感,但整体氛围很愉快。

3. 人生感悟("酒中泛酥椒"到最后)
酒宴上,美酒醇香,螃蟹等时令美食都很美味。大家畅饮到深夜,踏着月色微醉而归。最后作者感慨:人生在世,一天的时光虽然短暂,但世间的琐事更显得微不足道。无论是个人得失,还是国家兴亡,其实都不值得过分在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生动记录了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既有山水之乐,也有朋友相聚之欢
- 通过今昔对比,自然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 最后升华到豁达的人生态度,认为与其纠结琐事,不如享受当下
- 语言朴实自然,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