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明赴举
进退士所重,视天为鼓钲。
采薇北山曲,濯足南涧滨。
高风岂不伟,奈何万苍黔。
道可济天下,不必丘园尊。
先生一世士,抱宝三家村。
蚤日湖海兴,搅须见霜根。
我尝叹洄洑,再拜愿有言。
钓鱼须远去,沮洳无鲸鲲。
北风折群木,严驾夙在门。
万里著掌间,一舸气已吞。
岷峨赖君重,努力答山灵。
造物饱阅骏,眼未见此人。
小却犹玉堂,尚堪托斯文。
贱子惜此别,赠送惭空樽。
唯有清夜梦,相逐东南奔。
采薇北山曲,濯足南涧滨。
高风岂不伟,奈何万苍黔。
道可济天下,不必丘园尊。
先生一世士,抱宝三家村。
蚤日湖海兴,搅须见霜根。
我尝叹洄洑,再拜愿有言。
钓鱼须远去,沮洳无鲸鲲。
北风折群木,严驾夙在门。
万里著掌间,一舸气已吞。
岷峨赖君重,努力答山灵。
造物饱阅骏,眼未见此人。
小却犹玉堂,尚堪托斯文。
贱子惜此别,赠送惭空樽。
唯有清夜梦,相逐东南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仲明的读书人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朋友为他送行时写下的赠别诗。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诗的开头说读书人面临"进退"的选择很重要,就像打仗要看天意决定敲战鼓还是鸣金收钲。接着用"采薇""濯足"这些隐士常做的事,说明虽然隐居生活很高尚,但面对百姓疾苦,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出来做官济世。这里用"钓鱼须远去"作比喻,说在小水洼里钓不到大鱼,鼓励朋友要勇敢去更广阔天地施展才华。
中间部分描写送别场景:北风折断树枝的冬天,朋友整装待发。虽然路途万里,但一叶小舟已显出吞江吐海的气势。这是用夸张手法赞美朋友的远大志向。最后诗人说自己没什么贵重礼物相赠,只能把思念寄托在梦里追随朋友而去,在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深厚友情。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朋友间真诚的鼓励:既尊重隐士的高洁,更推崇为民出仕的担当;既不舍分别,又全力支持对方追求理想。这种复杂而真挚的情感,通过钓鱼、行船等日常比喻表达得亲切自然,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