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珍午招观鉴亭荷花并柬幼点

村夫累月不入城,旧馆红遍芙蕖茎。
主人钩帘忽见省,故假花事要诗盟。
褰裳欲从畏火伞,药铛经案前后横。
磔禳傩索震衢郭,叩门亲故频相惊。
羡君书丛拥香卧,百沴谁敢当墨兵?
等閒游赏亦有分,咫步邈若瞻蓬瀛。
尔时升堂愧左海,风露自喜愚池清。
手莳三岁再被潦,鱼鳌狼藉初华赪。
阜比避贤夙勇撤,惧以蹇薄殃黉英。
宁知咎徵卒不贳,李既玉折刘珠倾⑴。
他时委弃等一败,蓦地摧枉能无情?
花前咄咄凭子问,天运如此吾安程?
碧栖书来幸安健,多恐笛谱成秋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被朋友谢珍午邀请去观赏鉴亭荷花,但内心充满矛盾与感慨的故事。

诗人开头说自己是个乡下人,很久没进城了。朋友旧居的荷花已经开得红艳艳,主人掀开帘子突然想起他,就借赏花的名义邀他写诗。诗人想赴约又怕烈日炎炎("畏火伞"指怕太阳),加上家里熬药的炉子和书桌挡着路,外面还有驱邪仪式吵吵闹闹,亲友频繁敲门打扰,让他很烦恼。

接着诗人羡慕朋友能悠闲地躺在书香花丛中写字,觉得自己的墨宝也能驱散霉运。明明近在咫尺的赏花机会,对他来说却像远隔蓬莱仙岛般难以实现。这时他想起自己教书的地方("左海"),虽然清贫但风露相伴也很自在。

后面诗人开始感伤:辛苦种了三年的荷花被洪水摧毁,鱼鳖把花朵都糟蹋了。他辞去教职本是避让贤能,却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耽误学生。没想到厄运接踵而至——朋友李、刘相继去世("玉折""珠倾"指英才早逝)。想到将来自己也会被抛弃,突然遭遇打击怎能不伤心?

在荷花前,诗人忍不住向朋友倾诉:天道如此无常,我该何去何从?结尾提到收到碧栖的来信说平安,但怕笛声会变成悲凉的秋声,暗示对友人离世和自身命运的忧虑。

全诗通过赏花邀约这件小事,层层展开诗人对生活困境、友人离世和人生无常的复杂感慨。荷花既是邀请的由头,也象征着美好易逝的生命。诗人用日常琐事带出深刻的人生思考,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