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道中杂诗 其三

海居餍海解,日日市江鲫。
江鱼餐亦厌,复把野蔬撷。
商量酿村酒,知近插秧月。
日午饷北田,雷喧雨飘忽。
村女花满头,因之感时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画卷,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四句写饮食的变化:住在海边的人吃腻了海鲜,天天买江里的鲫鱼吃;后来连江鱼也吃厌了,又去采摘野菜换口味。这种层层递进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农家饮食随季节自然流转的常态。

中间四句转入农事活动:村民们商量着酿制村酒,因为插秧的季节快到了;正午给北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时,突然雷声大作下起急雨。这里通过"商量酿村酒"这个细节,暗示农忙时节的特殊准备,而突如其来的雷雨更添田间劳作的生动场景。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看见村姑们头戴野花的打扮,突然触发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这个结尾很巧妙,用"花满头"的视觉形象收束全诗,把前面所有的生活琐事都升华成对时光流转的感悟。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镜头:从餐桌上的鱼虾野菜,到田间雷雨和戴花少女,看似随意记录,实则通过饮食、农事、服饰的变化,完整呈现了江南春夏之交的生活图景。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日常细节的白描,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