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山解后陈舒州

盍步花砖草制书,尚烦丐外替中除。
肯堂肯室五经笥,难弟难兄三凤雏。
家学不逃钟鼎贵,野情弗与隐沦疏。
乾坤肯负真宏博,聊为斯文发绪馀。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对一位姓陈的舒州(今安徽潜山)官员的赞赏和勉励,用平实的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说陈舒州本可以在朝廷("花砖"代指翰林院)起草重要文书,但他却主动请求调任地方("丐外"指请求外放做官)。这里暗含对他不贪恋京城繁华的欣赏。

第二句用三个比喻夸陈家学渊源:
- "肯堂肯室"(像父亲建房儿子继承)夸他传承家学
- "五经笥"(装五经的书箱)说他学问扎实
- "三凤雏"(一家三兄弟都出色)赞他们兄弟都是人才

第三句转折说:虽然出身显贵("钟鼎"指富贵之家),但他并没有隐士的孤僻清高,能接地气。这里"野情"指亲近民间的性情。

最后诗人鼓励道:天地不会辜负你这样真才实学的人,现在你为官一方,正好可以施展才华("发绪馀"指发挥余力)造福百姓。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建房/书箱/凤凰"等生活化比喻,把抽象的家风、学问写得生动
2. 通过对比(朝廷vs地方、显贵vs亲民)突出人物品格
3. 结尾的"乾坤不负"既有祝福,也暗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哲理

本质上是一封文雅的"推荐信",用诗的形式告诉读者:这位陈官员是个不爱慕虚荣、学问好又能办实事的人才。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