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竹枝词(七首)

石筏横津蛟莫窥,近山张弩或眠旗。
侬作神衫与神女,祈水祈风郎不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生活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民间智慧和含蓄的情感。

前两句"石筏横津蛟莫窥,近山张弩或眠旗"说的是江边人们的生活智慧:用石头压住竹筏防止被水流冲走("蛟莫窥"暗指防水患),山上时而张弓戒备、时而收旗休息,展现了劳动人民与自然共处的生存智慧。

后两句"侬作神衫与神女,祈水祈风郎不知"最有趣,用女子口吻说:我偷偷为神女缝制祭神衣裳,祈祷风调雨顺,但这些小心思情郎却不知道。这里把少女怀春的羞涩(借祭神表达关心)和民间信仰巧妙结合,"祈水祈风"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暗含对情郎出船平安的牵挂。

全诗妙在:
1. 用日常景物(石筏、山弩)展现劳动场景
2. 把少女心思藏在祭神活动里,欲说还休
3. "郎不知"三个字活画出恋爱中女孩那种偷偷关心的甜蜜心态

就像现代女孩发朋友圈"今天去庙里祈福了",其实可能暗含着对某人的特别祝愿,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诗歌格外动人。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