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祝芷塘

闻住华亭四五年,东风辄为望江船。
料应玉貌今衰丑,却诵清诗转妙妍。
地上朋侪馀有几,天涯风雨飒无边。
白头垂忆平生事,更寄伤情到海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怀祝芷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首先,诗人提到“闻住华亭四五年”,意思是他和华亭的友人已经相识了四五年。这里“闻住华亭”可能是指华亭这个地点,也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称呼。接下来的“东风辄为望江船”表明诗人常常期盼着友人回来,就像东风催促江船归航一样。

接着,“料应玉貌今衰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现在的担忧,意思是诗人猜想友人可能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容颜衰老,不再像以前那样英俊美丽。但紧接着“却诵清诗转妙妍”又让诗人转念,认为虽然容颜衰老,但友人依然能创作出美丽的诗句,这让他对友人充满了敬佩。

诗的第三句“地上朋侪馀有几”是在感叹岁月流逝,朋友们都逐渐散去,只剩下寥寥无几的知己。而“天涯风雨飒无边”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象征着人生的艰辛和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白头垂忆平生事,更寄伤情到海壖”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人已经头发花白,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同时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寄托到遥远的海边。

总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它的真挚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让人感受到了友谊的可贵和人生无常的无奈。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