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

颙昂经世量,超轶尘秕净。
猗欤寻山屐,泛矣随波艇。
颜笔振岩崖,戎眼清光镜。
平籋青云步,何如苍藓蹬。
忘怀挈伯鸦,寓意弹韶磬。
物外赤松期,域中兜率夐。
江溟嘘吸际,霞祲廓亏映。
龙象千礎攒,簦屩十方并。
弥天各纵辩,酌海终弗罄。
公侯诚得一,品物将大定。
瞿昙旧摽蕝,嵌洞尤奇胜。
雷唱涧流回,石刻惟人竞。
半山琅玕响,一井玻瓈莹。
松风瀑水合,时鸟慁人听。
慷慨羊邹游,雍容裴白并。
溪谷有佳色,题品益光幸。
渭滨行将猎,诏促预参乘。
王公居客右,羊舌偕赵孟。
小人缪好事,大册挟晨暝。
击节穆清风,续骚聊比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山林间吟诗作画的闲适生活,同时暗含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开篇用"经世量""超轶尘"等词,展现这群人超越世俗的高洁品格。他们像赤脚寻山的隐士,又像随波漂流的小船,追求精神自由。用颜真卿的书法、戎昱的诗才作比,突出他们艺术造诣之高。

2.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山中景致:山洞幽深如佛家圣地,涧水声如雷鸣,石刻记录着文人雅事。半山腰的竹林沙沙作响,清泉如玻璃般透明,松风与瀑布合鸣,鸟鸣打扰了静思的人——这些充满画面感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3. 结尾处诗人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聚会(如羊祜邹湛、裴度白居易的交往),暗含对当下雅集的珍视。最后以"渭滨打猎"的典故,表达希望贤能之士能得到重用的政治理想。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意境的交织:一方面是超然物外的山水之乐,松风泉响中尽显文人雅趣;另一方面又透露出"致君尧舜"的入世情怀,希望有才之士能治国安邦。这种既向往隐逸又不忘苍生的矛盾心理,正是古代文人的典型心态。诗中"击节穆清风,续骚聊比兴"二句,可视为全诗主旨——在清风中打拍子作诗,既是对屈原《离骚》传统的继承,也是在用诗歌寄托理想。

苏籀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