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热送同邸归客有感二首

日日思亲未拜亲,何时乞我自由身?
同来客子送归尽,更送後来无数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一个在外漂泊者的心酸和无奈。

第一句"日日思亲未拜亲"直接点明主题:每天都在想念家人,却始终没能回家尽孝。这种思念和愧疚交织的情感,是很多离家在外打拼的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第二句"何时乞我自由身"用了一个巧妙的发问: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束缚,获得回家的自由?这里的"自由身"既可能指工作生活的牵绊,也可能暗指某种不自由的处境。

后两句通过送别场景的描写,把这种无奈感推向更深层。诗人看着同来的伙伴一个个都回家了,自己却还要继续送别后来的人。这种"别人都走了,只剩我还在"的对比,特别能引发共鸣。尤其是"更送後来无数人"这一句,用"无数人"这个夸张的说法,把这种遥遥无期的等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那种"想回不能回"的纠结。没有华丽的辞藻,就是平铺直叙地讲一个送别场景,却能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无奈时刻。这种真实的情感,才是打动人的关键。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