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归愚在暮春时节与友人登高望远时的感慨。下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
1. 藉草峰巅片刻留:诗人坐在山顶的草地上,享受片刻的宁静。这里的“藉草”指的是在草地上休息,“峰巅”则是山顶,诗人把登高的感受写得很直接。
2. 旷观身世叹蜉蝣: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四周,感叹人生如蜉蝣,短暂而渺小。“旷观”意味着远眺,“身世”指个人的一生,“蜉蝣”是寿命极短的昆虫,用来比喻人生短暂。
3. 残年岁月双筇杖,吾党乾坤一钓舟:诗人用“残年岁月”表达了自己年纪已大,用“双筇杖”形容自己衰老的身形。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在世间飘荡的“钓舟”,随波逐流,没有固定归宿。
4. 夜雨苔痕山径滑,夕阳松影石坛幽:这两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夜雨过后,山径上长满了青苔,显得湿滑;夕阳下,松树的影子投射在石头坛上,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5. 劳生多病惟谋药,丹鼎犹存五料不:诗人感慨自己一生劳碌,身体多病,只能想办法用药治疗。这里的“丹鼎”是指炼丹用的炉鼎,“五料”可能指的是炼丹所需的五种原料。诗人似乎在自问,虽然丹鼎还在,但炼丹的五料是否齐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人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