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丙辰六月十七夜邀月延凉,凄然闻笛,不知悲之何自起也。和石帚
哀蝉怨语。
曳残声,过枝去。
嫦娥应悔偷灵药,镜尘海缘愁万缕。
怅碧天雁杳,书空无字,极望霞路。
虚伫。
云高处。
漫类比龙鸾,巧输鹦鹉。
惊弦散羽。
断鸿凄唳何许。
商音休聒离人耳,问法曲、今犹记否。
夜风悄送,隔墙鼾响,暗共萤度。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的美妙诗词。下面我会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分析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词开头描述了夜晚的景色。“画稿丛残,河山吊影,霣星如雨。” 诗人可能在夜晚看到了一幅残旧的画稿,山河的影子映入眼帘,还有如雨的落星。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深邃、宁静而又充满神秘感的画面。
接着,“哀蝉怨语,曳残声,过枝去。” 这里,诗人听到了哀怨的蝉鸣,它们在枝头留下残存的叫声。这种声音为夜晚的景色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哀伤。
然后,“嫦娥应悔偷灵药,镜尘海缘愁万缕。” 诗人可能联想到嫦娥的故事,猜想嫦娥是否后悔吃了灵药而远离人间。镜子上的尘埃和与大海相关的缘分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忧伤。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感慨和对过去的回忆。
接下来,“怅碧天雁杳,书空无字,极望霞路。” 诗人望着碧蓝的天空,感到失落,因为雁阵已消失在天际,仿佛书信也无法传达。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再往后,“虚伫。云高处。漫类比龙鸾,巧输鹦鹉。” 诗人仰望天空中的云朵和高处的仙境,与龙和凤凰相比,自己的才华和地位似乎微不足道。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自己境遇的自嘲。
然后,“惊弦散羽,断鸿凄唳何许。” 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失落,如同惊弓之鸟和无依无靠的孤鸿。
接着,“商音休聒离人耳。” 诗人希望悲伤的音乐不要打扰他这位离人的心情。然后问:“问法曲、今犹记否。” 诗人似乎在问:过去的曲调你还记得吗?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夜风悄送,隔墙鼾响,暗共萤度。” 夜晚的风轻轻吹送,隔壁传来打鼾的声音,萤火虫在黑暗中飞舞。这些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氛围,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放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它包含了悲伤、思念、自嘲和对过去的怀念。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感情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这些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