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莫简庵的老友祝寿的,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长寿的赞美。
开头两句"舞象论交忆聚萤,相看七十鬓犹青"是说:我们年轻时一起讨论学问("舞象"指少年,"聚萤"形容勤学),如今你七十岁了头发却还乌黑,看起来依然年轻。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老友精神矍铄的形象。
中间四句用典故赞美老友的家学渊源和长寿基因:
- "史才可但家为政":你家有治史的传统(可能指祖上有人修史书)
- "寿种弥增帝与龄":你父亲活到九十岁("帝与龄"指上天赐予的寿命),看来长寿是家族遗传
- "天老密传河上解":用黄帝向天老问道的典故,暗指你家学深厚
- "伏生初定壁中经":用汉代伏生保护《尚书》的典故,比喻你家传承文化有功
最后两句"称觞揽取秋岩桂,不向江蓠慰独醒"是祝寿的场面:我们举杯祝寿时采摘秋桂(象征高洁),不必像屈原那样对着香草独自清醒(暗指老友儿孙满堂不孤独)。这里用对比手法,既赞美老友品德如桂,又祝福他晚年幸福。
全诗通过回忆青春、称赞家学、引用典故、描绘祝寿场景,既表达了对老友的祝福,又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典故虽多但都用得自然,让祝寿诗显得既庄重又亲切。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