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途中遇雪

梦回灯烬旅衾单。鸡唱五更寒。一夜里、雪花飞遍,晓来时、千里漫漫。

野色遥连玉树,清光炯映银鞍。行人休道路歧难。

酒盏自须宽。一种风流堪画处,溪桥两两渔竿。楼上笛声吹起,天涯梅蕊飘残。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寒冬雪夜赶路的场景,充满了孤寂与诗意的美感。

上片写实景:半夜油灯燃尽,旅人冻醒发现被子单薄。五更天鸡叫时最寒冷,整夜大雪纷飞,天亮时积雪已覆盖千里。远处野外的树木像玉雕般晶莹,雪光映照着马鞍闪闪发亮。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刺骨的寒冷和壮观的雪景。

下片转为抒情:作者劝慰行人不要抱怨雪天路难走,不如放宽心喝杯酒取暖。最美的是溪桥上钓鱼人的身影,像画一样风流雅致。这时楼上传来笛声,风中飘落着梅花瓣,暗示春天终将到来。

全词妙在将艰苦的旅途写得充满诗意:用"玉树""银鞍"把雪景写得晶莹剔透,用渔竿、笛声、梅蕊点缀出生活情趣。表面写严寒中的孤独旅程,实则透露出随遇而安的豁达,最后用飘落的梅花暗示困境终会过去,给人温暖希望。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