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小孤隶舒州,谁将峭崖削。
一尖漾浩渺,藤萝缀璎珞。
绿篠裹山胁,白浪沸山脚。
向背千万态,浑不假镌凿。
危亭嵌空搆,四绝屯烟幕。
几点沤浮现,灭没鸥自若。
庙额锡惠济,轩窗辉丹雘。
夫人象服严,香灯闲疏箔。
风露展幽扃,震撼陵虚阁。
朱方金焦奇,莫敌此开拓。
来时棹扁舟,两岸成巨壑。
所历焉能穷,怀抱徒尔恶。
未临不测渊,胸次先陨获。
西偏磨崖上,吟句大手作。
一来一归兴,其尚由来各。
志旷谁推许,恐贻世所薄。
穷冬水正缩,期傍洲沙泊。
岂料风更横,飞帆随岸掠。
遂令搜吟怀,汲井苦无索。
影浪讹彭郎,祠南颜有怍。
相对隔津远,知拥何封爵。
颠船泛涛巅,何异跧屈蠖。
埋篷且斟觚,失喜免酬酢。
明月水禽飞,不奈栖鹘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小孤山的险峻山峰及其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诗人乘船游览时的复杂感受。全诗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开头几句写小孤山隶属舒州,陡峭的山崖像是被刀削过一样。山峰尖尖的,倒映在浩渺的水波中,山上的藤萝像精美的璎珞一样垂挂下来。绿色的细竹包裹着山腰,白色的浪花在山脚下翻滚。诗人感叹山峰的千姿百态都是天然形成,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接着描写山上有一座嵌在空中的亭子,四周被云雾笼罩。水面上偶尔浮现几个水泡,鸥鸟自由自在地时隐时现。山上有座惠济庙,庙里供奉着庄严的夫人像,香灯在稀疏的帘幕间闪烁。风吹露打,庙宇显得格外幽静,而高耸的楼阁仿佛在风雨中摇撼。

诗人认为,即便是著名的金山、焦山,也比不上小孤山的雄伟开阔。他来时乘着小船,两岸的峡谷显得格外深邃。这样的景色难以穷尽,让诗人既感到震撼又有些畏惧。还没靠近深不可测的深渊,心里就已经开始打鼓。

西边的山崖上有前人题写的诗句,诗人感慨每个人的游览感受各不相同。他担心自己纵情山水的志趣会被人嘲笑。原本打算在冬天水浅时靠岸停泊,没想到突然刮起狂风,船帆被吹得乱转。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了诗人的诗兴,就像想打水却找不到绳子一样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当地有"彭郎"的传说(可能指小孤山与彭浪矶的民间故事),在祠庙南面显得有些尴尬。隔着河流远远相望,不知对方拥有什么封号。小船在浪涛中颠簸,就像蜷缩的尺蠖。诗人索性埋下船篷喝酒,庆幸不用应酬交际。明月升起,水鸟飞翔,却受不了夜鹰的扑击——这个结尾既写实又充满象征,暗示着自然界的壮美与危险并存。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实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人与自然相遇时的震撼、敬畏和无奈,既有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也有对自身渺小的感慨,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