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睦州刘工部 其二

桐庐古郡压乌龙,潇洒佳名信不空。傲世曾栖隐君子,谪官多属钜贤公。

连云城郭残秋外,近水楼台返照中。太守公馀登览胜,始知天意养其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桐庐古城的山水美景和人文底蕴,同时暗含对官员修养的期许。

前两句用"压乌龙"形容桐庐古城像一条沉睡的巨龙般气势雄伟,"潇洒"二字点出这里自古就是文人雅士向往的胜地。三四句通过历史典故说这里既是隐士归隐之地(如严子陵),也是被贬贤臣(如范仲淹)常居之处,暗示此地人杰地灵。

五六句是经典画面描写:深秋时节,城墙仿佛与云霞相连,夕阳映照水边楼台,光影交错。这两句用"连云""近水"的生动比喻,勾勒出桐庐山水相映的独特景致。

最后两句巧妙转折:太守公务之余登高赏景,在自然山水中领悟到"天意"——即为官者应当培养仁德之心。这里把自然美景与为官之道联系起来,暗示真正的贤者能从山水中获得精神滋养。全诗将历史、风景、为官之道自然融合,既有画面感又含深刻寓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