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舟北上

海上涛声起暮天,出门孤剑每堪怜。
无因拂袖归山去,题遍朱明万树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傍晚乘船北上的孤独场景,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

前两句"海上涛声起暮天,出门孤剑每堪怜"用海浪声和暮色营造出苍茫寂寥的氛围。诗人独自带着佩剑出行,这个"孤剑"的意象既点明了他的孤独,又暗示了他可能是个漂泊的旅人或侠客。"每堪怜"三个字透露出这种孤独漂泊的生活状态常常让他自己都觉得可怜。

后两句"无因拂袖归山去,题遍朱明万树烟"道出了内心的矛盾。诗人想潇洒地甩袖归隐山林("拂袖"这个动作很有画面感,表现出决绝的态度),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或机会("无因")。"朱明"可能指红色的朝霞或山名,"万树烟"描绘出山林云雾缭绕的美景,他想在这些美景中题诗,这个愿望反映出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练的语言,通过海浪、孤剑、山林等意象,把一个漂泊者既无奈又向往自由的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我们都能体会到那种"身不由己"的处境和内心对洒脱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