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图 其二

渚兰汀草乱春愁,病里何心更出游。
独立斜阳溪上望,采芳人在白蘋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里一个病中的游春者的心情和所见所感。诗人描述了斑驳交错的春草和兰花,以及在病中却不由自主地感受到的春愁。诗人站在溪边的斜阳下,凝视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春景的向往和欣赏,却也因身体不适而无法真正享受出游的乐趣。

诗中“渚兰汀草乱春愁”描绘了水面边的兰花和水边的草地,这些景象虽然美丽,但也引发了诗人的忧愁。“病里何心更出游”则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因病在身,无心再去欣赏春日的美景。这种矛盾的情感表现,使得诗人的孤独和哀愁更加显得真切。

“独立斜阳溪上望”这句诗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孤独的旅人,在夕阳的余晖中独自站在溪边,眺望远方。这里的“斜阳”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落寞和无奈。“采芳人在白蘋洲”则描绘了一个在白蘋洲采花的人,这个画面与诗人自己的情景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中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来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展现了作者在病痛中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情感表达真挚动人,使得这首小诗既具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