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达之冬日自纪二首 其一
短长不相悬,视此律筒换。
天寒今几许,冬序已强半。
初阳来如缕,残岁去莫绊。
亲交断还往,官列闹称唤。
无牛可扣角,问夜何时旦。
新诗当美酒,排遣孤闷散。
风期终未沬,相与游汗漫。
天寒今几许,冬序已强半。
初阳来如缕,残岁去莫绊。
亲交断还往,官列闹称唤。
无牛可扣角,问夜何时旦。
新诗当美酒,排遣孤闷散。
风期终未沬,相与游汗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孤寂与自我排遣,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的豁达心态。
开头用"短长不相悬"比喻人生得失其实差别不大,暗示看淡荣辱。接着用"律筒换"(古代测节气变化的工具)点明时间流逝,冬天已过半。这里用"强半"二字,透露出对时光飞逝的无奈。
中间部分写景抒情:初升的太阳像细线般微弱,岁末的时光却拦也拦不住。亲朋好友渐渐疏远,官场上的虚名热闹反而更显孤独。"无牛可扣角"用典故表达无人倾诉的寂寞,只能独自等待天明。
但诗人并不沉溺于愁绪,而是选择用写诗代替美酒来排解孤独。最后两句最为洒脱:只要志趣相投的朋友还在,就还能一起遨游天地。这里的"汗漫"指广阔无边的境界,展现了超脱现实的精神追求。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写了孤独寂寞,却用写诗会友的方式化解,最终呈现出一种苦中作乐、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这种在困境中保持豁达的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写照。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