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

鹅湖流水接瀛海,送尽年光声不改。
烟雨湖头春晻霭,楼船三老寒满蓑。
帆樯来往如飞梭,江豚吹浪将奈何。
草堂酒醒栏徙倚,去国怀人心万里。
昔人岳阳正如此。

现代解析

《鹅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画卷,同时暗含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与对故土的思念。

1. 流动的时光与不变的湖水
诗的开头用“鹅湖流水接瀛海”展现湖水的广阔,仿佛与大海相连。湖水年复一年流淌,时光不断流逝,但湖水的声音却从未改变。这里用“声不改”暗示自然永恒,而人生短暂,带出一丝淡淡的感伤。

2. 烟雨朦胧的春日湖景
“烟雨湖头春晻霭”勾勒出春日湖上烟雨迷蒙的景象,远处的楼船上有三位老人,披着湿冷的蓑衣。画面安静而略带寒意,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

3. 繁忙的帆船与无奈的江豚
“帆樯来往如飞梭”写湖上船只往来穿梭,像织布的梭子一样快,展现生活的忙碌。而“江豚吹浪将奈何”则带出一丝无奈——江豚(一种水生动物)在浪中嬉戏,但它们的自由与人的奔波形成对比,暗示人在世事中的身不由己。

4. 酒醒后的孤独与乡愁
诗人在草堂酒醒后,倚着栏杆远望,心中充满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去国怀人心万里”直接点明主题:离开家乡的人,即使相隔万里,心依然牵挂着那里。

5. 与古人共鸣的漂泊感
结尾“昔人岳阳正如此”借古喻今,提到古人(可能指范仲淹等)也曾登岳阳楼远望,感慨家国情怀。诗人此刻的心境与古人相似,漂泊的孤独与对故土的眷恋跨越时空产生了共鸣。

总结:
这首诗通过鹅湖的春日景象,将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对比,又在繁忙的船影和安静的烟雨中,寄托了诗人的孤独与乡愁。最后借古人之笔,道出漂泊者共有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怅惘与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