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雨溪先生《自挽诗七章》 其六

天其降任自艰辛,博学鸿儒多陷贫。
曾子捉襟常见肘,范丹破甑屡生尘。
柏松寒苦成梁柱,桃李芬芳有后人。
即便此时骑鹤去,也当含笑赴洪钧。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真正的成就往往来自苦难,精神财富比物质更重要。

前四句通过历史典故说明困境造就人才: 1. 首句借用"天将降大任"的典故,指出承担重任必然经历艰辛。 2. 第二句说很多大学者都经历过贫困,像曾子(孔子弟子)穷得整衣襟都会露出手肘,范丹(东汉隐士)的锅破得积满灰尘。

中间两句用树木作比喻: - 柏松经历严寒才能成为栋梁 - 桃李开花结果自然会有后人欣赏 说明艰苦环境反而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最后两句表达豁达的生死观: 即便现在离世,也能含笑而去,因为精神财富已经传承下去。这里的"洪钧"指天地造化,暗含顺应自然的意思。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精神,告诉我们:物质贫困不可怕,只要坚持修养学识、培养后人,人生就有价值。这种面对逆境的从容态度,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