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这首诗名为《题城南塔院》,描绘了城南塔院的美丽景色以及宁静氛围。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首句“佳境城南胜”,概括了整个城南塔院的优美环境,表达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接下来的“浮屠占十分”,这里的“浮屠”指的是塔,意味着塔是这片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句到第六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塔院的具体景象。第三句“鱼钓船依竹”,描绘的是河边钓鱼的场景,船靠着竹子停泊,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第四句“僧斋钵荐芹”,写的是僧侣的日常生活,僧侣们用斋后推荐食用芹菜,表现了僧侣生活的平淡和自然。第五句和第六句“夜窗双港月,日晓九峰云”,则分别描述了夜晚和清晨的景色。夜晚时分,双港的月亮映照在窗户上;清晨时分,九峰之间云雾缭绕。这两句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景色的变化。
最后两句“不随人世改,千古瀫波纹”,诗人表达了对塔院永恒不变的美和宁静的赞美。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塔院依然保持其原始的美,瀫波纹千古不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城南塔院的自然景色和僧侣生活,展示了其宁静、优美和永恒的魅力。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喧嚣、充满和谐与宁静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心灵的宁静。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