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豁达空,拨困晨,
不著片衣爱向火。见他富贵便嗔嫌,
业海深深何处軃。

现代解析

这首《颂证道歌·证道歌》用直白的语言揭示了人性中常见的矛盾心态,讽刺了一些人表面追求超脱、实则内心执着的虚伪现象。

前两句"豁达空,拨困晨,不著片衣爱向火"描绘了一个看似超然的人物形象:自称看破红尘(豁达空),每天忙着摆脱烦恼(拨困晨),甚至标榜自己清心寡欲(不著片衣)。但实际行为却是"爱向火"——这个细节很妙,火象征欲望和温暖,暴露了他依然贪恋世俗享受的本质。

后两句"见他富贵便嗔嫌,业海深深何处軃"直接点破这种人的矛盾:看到别人富贵就嫉妒抱怨(嗔嫌),这种心态反而让人陷入更深的烦恼轮回(业海)。最后反问"何处軃"(能逃到哪里去),暗示若不真正放下比较心,永远得不到解脱。

全诗像一面照妖镜,让读者看到:真正的修行不是做表面功夫,而是要直面自己的嫉妒心、攀比心。诗中用"爱向火"这个生活化比喻,把抽象的说理变得生动可感,让普通人也能立刻联想到"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常见现象,达到警醒效果。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