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飞来寺

十年几度飞来寺,今日重登倍爽神。
榻倚翠岚僧入定,树悬苍壁鸟窥人。
檐间果落虚堂暮,竹底泉香碧涧春。
自上半云还自笑,世人何处渡迷津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重游飞来寺》写的是一位诗人时隔多年再次登临飞来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禅意的体悟。

开头两句直白地交代背景:诗人十年间多次造访这座山寺,而今天重游时心情格外舒畅。"爽神"二字生动传达出他神清气爽的状态,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愉悦。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山寺景色:僧人打坐的禅榻靠着青翠山岚,悬崖古树上鸟儿好奇地打量来人。屋檐下果子坠落时殿堂更显空寂,竹林深处泉水叮咚,连碧绿山涧都带着春天的气息。这些画面动静结合,既有"僧入定"的静谧,又有"鸟窥人"的灵动,还有果落泉响的天然音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走到半山云雾中时突然自嘲一笑——世人都在苦苦寻找超脱烦恼的渡口,而此刻的自己不就正站在远离尘嚣的仙境中吗?这个"自笑"既带着看透世事的豁达,又暗含"当局者迷"的哲理,让整首诗从写景自然升华到对人生的思考。

全诗就像一组山水画卷:青翠的山岚、苍劲的古树、幽静的禅房、清冽的泉水依次展开,最后用云雾中会心一笑的诗人形象收尾。没有说教,却让人感受到山水之乐与禅意之美,明白真正的"迷津渡口"或许就在放下执念、享受当下的心境之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