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他的人生转折和君臣关系的微妙变化。
前两句写管仲发迹前的落魄境遇:"棠潜"指他曾经像棠梨树一样默默无闻,"俄正鲁封圻"突然在鲁国边境获得机遇。"施伯安翔稛载归"暗指鲍叔牙(施伯)像装载货物一样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
后两句笔锋一转:当年像尸体般被送回的管仲(屍授夷吾),如今怎会想到有这般成就?最后点出深意——齐桓公和鲍叔牙应该感到惭愧,因为最初他们谋划杀害管仲(始谋非),差点错失人才。
全诗通过三个鲜明对比:管仲从阶下囚到治国能臣的转变、君臣最初杀心与后来重用的反差、历史机遇与个人才能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识才不易"和"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深刻道理。短短四句浓缩了管仲传奇人生的关键转折,展现古人对待人才态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