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场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景:大雁飞过水泽,秋风轻拂,诗人独自小酌;夕阳西下时,传来悲凉的商调歌声。这里用"浅斟"暗示诗人并非豪饮,而是带着心事独酌。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慨:眼前的青山还是古人见过的模样,但流水已不是古人当时的心境。这里用山水对比,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接着诗人说:既然有治国之才就该报效国家,若没有做官的机遇,不如归隐田园。"食肉"指做官,"投簪"是辞官的意思。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选择:即便隐居草庐也不会被埋没,何必像诸葛亮那样苦苦等待机会呢?"梁父吟"是诸葛亮出山前喜欢吟诵的曲子,这里表示不必刻意追求功名。
全诗通过秋景起兴,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矛盾心理:既想报效国家,又不愿刻意钻营,最终选择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传统文人既积极入世又淡泊名利的双重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