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富春柴桑二图 其二

琐琐厌形役,飘飖赋归休。
开轩面南山,黄花亦映秋。
酒熟自可漉,白社吾何求。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这首诗题为《题富春柴桑二图 其二》,作者是明代诗人某某。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描绘富春山和柴桑村的风景和生活的。接下来,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先,“琐琐厌形役”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疲惫。这里的“琐琐”形象地表现了琐碎的事物和繁忙的生活,而“形役”则表达了人被形式所束缚,无法自由行动的感觉。诗人可能已经感觉到了这种生活的无趣和压抑,渴望追求更加自由和真实的生活。

接着,“飘飖赋归休”表达了诗人渴望离开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飘飖”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自由自在的状态,而“赋归休”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休息和放松的心情。诗人可能希望通过回归自然,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然后,“开轩面南山”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面对南山的情景。这里的“南山”代表着自然和美景,诗人通过面对南山,享受自然的美景和宁静,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舒适。

接下来,“黄花亦映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黄花在秋天开放,为秋天的景色增添了色彩。这里的黄花也象征着丰收和希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酒熟自可漉,白社吾何求”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酒熟自可漉”形象地表现了农村生活的简单和自然,而“白社吾何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于物质追求的淡泊。诗人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泊,追求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淡泊物质追求的价值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