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风冷云浓月色暗淡几不可辨 其四 (一九八九年)

月到中秋却不明,难窥广宇浊和清。
无知香桂无灵酒⑴,听我低吟长啸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1989年中秋节的一个特殊夜晚。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与传统中秋截然不同的场景。

开头两句"月到中秋却不明,难窥广宇浊和清"说:本该最明亮的中秋月亮,今晚却昏暗不明,连天空是清澈还是浑浊都看不清。这里用"浊和清"暗指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月亮不明象征着现实的迷茫。

后两句"无知香桂无灵酒,听我低吟长啸声"更有意思:没有传说中的月宫桂树,也没有神仙的美酒,只有诗人自己的低吟和长啸。这里的"无知"和"无灵"用得很妙,既否定了传统中秋的神话色彩,又突出了诗人孤独的处境。最后"长啸声"三个字特别有力,把诗人内心的压抑和呐喊都表现出来了。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中秋节这个传统意象,写出了特殊年代的真实感受。没有刻意用华丽词藻,而是用"不明""难窥""低吟"这样朴实的词语,让读者能直接体会到那个中秋夜的压抑氛围和诗人的孤独心境。这种用平凡语言表达深刻情感的手法,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关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