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器先十绝 其五

散尽千金买尽书,短檠雨夜趁三馀。
相如自倚多文富,不问家无担石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痴迷读书、不惜散尽家财的读书人形象。

前两句"散尽千金买尽书,短檠雨夜趁三馀"说主人公把全部家当都用来买书,在雨天夜晚借着微弱的灯光抓紧一切时间读书。"三馀"指农闲时的空闲时间,这里表示他连零碎时间都不放过。

后两句"相如自倚多文富,不问家无担石储"用司马相如的典故,说主人公自以为拥有满腹诗书就是富翁,根本不在乎家里穷得连一担粮食的储备都没有。这里的"担石"是古代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度贫困。

整首诗通过夸张对比,刻画了一个为读书痴狂的形象:一方面散尽家财买书,废寝忘食地阅读;另一方面却穷得揭不开锅。诗人既赞赏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又暗含对这种极端行为的反思。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知识就是财富"的理想主义,与现实温饱问题之间的深刻矛盾。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