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十六洞天

天际有泉落,何如屑玉屏。
乱飞孤涧雪,平散一池星。
鲛泪沾衣湿,龙湫挂幕腥。
飘然澄澈界,远映数峰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灵动的山水画卷,用通俗的比喻和鲜活的画面感带我们身临其境。

开头两句就像电影开场的大镜头:天边有瀑布飞流直下,水花像碎玉屏风般晶莹闪烁。这里用"屑玉屏"形容瀑布水珠四溅的样子,既华丽又贴切。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特写镜头:水流像雪花在孤寂的山涧乱舞,落入深潭时又像打碎了一池星光。接着诗人突然转换感官,说飞溅的水珠像鲛人(传说中的海底居民)的眼泪打湿衣衫,瀑布本身则像巨龙居住的水潭,带着潮湿的水腥味。这些比喻既奇幻又真实,让自然景观有了神话色彩。

最后两句把镜头拉远:在这片清澈透明的山水世界里,瀑布的银练与远处青翠的山峰相互映衬。一个"飘然"既写水汽朦胧的状态,也暗含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雪、星、泪、龙"等意象把普通瀑布写出仙气;二是通过触觉(湿)、嗅觉(腥)等多维度描写让人仿佛能触摸到景色;三是明写山水暗抒情怀,最后澄澈的境界正是诗人内心追求的写照。

曹学佺

(1573—1646)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