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挽刘宗荣

总角从先进,刘墙白下东。
衣冠会元日,桑梓共高风。
内谱通家旧,金科奕世同。
至今怀古道,犹及拜先公。
夫子声名早,承家德业隆。
山辉元韫玉,节苦自和熊。
善行东平最,寒芒太乙通。
贤良蕡有策,著作向多功。
未展青云翮,先成白雪翁。
脩文期太速,遗草意何穷。
令子称才杰,儒科致显融。
善和存故里,一亩复新宫。
种德门逾大,光幽石已砻。
典刑看奕奕,图画极沨沨。
春日珠林道,秋风宰木丛。
长怀书甲子,应自问鸿濛。
辅嗣经仍讲,宾王句更工。
焚黄知有日,含笑九原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追忆一位名叫刘宗荣的长辈,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回忆过往交情
开头讲作者从小就和刘家来往密切("总角从先进"),两家人关系很好,像亲戚一样("内谱通家旧")。他们一起参加文人聚会,家风都很高尚("桑梓共高风")。

2. 赞美刘宗荣的品德
中间部分用比喻赞美刘宗荣:
- 像藏在山里的美玉("山辉元韫玉")
- 像古代贤母"和熊"一样刻苦(用典故形容他治学严谨)
- 学问像太乙星一样闪耀("寒芒太乙通")
- 文章写得好,本可以当大官("贤良蕡有策"),可惜没能施展抱负就老了("未展青云翮,先成白雪翁")。

3. 感叹人生无常
提到刘宗荣去世太早("脩文期太速"),留下未完成的作品("遗草意何穷"),但欣慰的是他儿子很优秀("令子称才杰"),继承了家业。

4. 寄托哀思
最后写刘家后代为父亲修墓立碑("一亩复新宫""光幽石已砻"),相信死者知道这些会含笑九泉("焚黄知有日,含笑九原中")。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日常事物作比喻(美玉、星星)让抽象品德变得具体
- 通过两代人传承的描写,展现中国传统家族观念
- 对逝者的怀念不单是悲伤,更有对其精神延续的欣慰
- 诗句工整,读起来有韵律感,像在轻声诉说一段温暖的回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