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民则少监提举二首 其二

座主门生四十年,江湖契阔几风烟。
同朝再接鸳行里,握手相看鹤发前。
误喜论诗追旧事,不知呼酒是离筵。
老怀只作还山梦,输与先生早著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两位老朋友久别重逢又即将分离的复杂情感。

第一句"座主门生四十年"直接点明两人关系: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相识已有四十年。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各自漂泊江湖("江湖契阔几风烟"),经历了很多风雨。

第三四句写他们难得在朝堂上重逢("同朝再接鸳行里"),握手时发现彼此都已白发苍苍("握手相看鹤发前")。这里用"鹤发"形象地表现出岁月流逝的痕迹。

第五六句最有意思:诗人本来很高兴能和老朋友一起谈论诗歌、回忆往事("误喜论诗追旧事"),却突然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场送别酒("不知呼酒是离筵")。这种从欢喜到失落的转折,生动展现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自己年纪大了,只想归隐山林("老怀只作还山梦"),但老朋友比自己更早实现了这个愿望("输与先生早著鞭")。这里既有对朋友先走一步的羡慕,也暗含对自己未能及时归隐的遗憾。

全诗用简单平实的语言,把久别重逢的喜悦、岁月无情的感慨、面对离别的惆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些复杂情感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最打动人的是那个"误喜"的细节——我们常常在欢乐时刻突然意识到美好即将结束,这种体验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