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陶公饮酒韵二十首并序 其二十

暝花观已久,真红死愈真。
萤灯光一线,缚之黑愈淳。
残露星流下,玲珑青愈新。
夙夜观天者,隔违越与秦。
激风逾旷野,音息掌中尘。
万树朱成碧,别久思力勤。
沉香不盈抱,执手不得亲。
三百六十日,明灭谁问津。
散魂复潸然,拂袂湿我巾,情天皆苦网,我亦网中人(丙戌四月十二/20060509)。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漫漫长夜中孤独观察自然、思考人生的画面,充满了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的深刻感悟。

诗中用"暝花"(暮色中的花)、"萤灯"(萤火虫般的微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暗而真实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说:越是黑暗的环境,越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红死愈真")。露珠、星光、旷野等自然元素,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显得格外清新。

"夙夜观天者"暗示诗人像古代天文学家一样,长期孤独地观察思考。但现实却像"越与秦"(古代两个不相往来的国家)一样,人与人之间充满隔阂。风吹过旷野,声音就像掌中尘埃一样转瞬即逝,暗喻生命的短暂。

"万树朱成碧"用色彩变化表示时间流逝,分离越久,思念越深。"沉香不盈抱"暗示珍贵的东西总是难以把握,就像无法牵到所爱之人的手。一年365天的光阴("三百六十日")在明灭中流逝,却无人过问。

最后诗人泪湿衣襟,感叹所有人都在"情天"(情感的天地)这张苦网中挣扎,而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整首诗用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人在时间长河中的孤独、对真挚情感的渴望,以及无法逃脱命运束缚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