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壬辰释褐同白阳毕公谒天官选公得云间李余得楚泽令一行作吏南北各天闻问遂蛩然矣乃公扬历中外骏声蔚起回翔南北周践台部盖吾榜中自眉也不佞蕙自谢铨务一卧二十余年姑从兵燹之后再成小草得侍公于南大司农部也日共朝

如云供帐出郊关,人指温公向洛还。
绿野尽容开白社,明时岂合卧青山。
筹边曾借谈兵外,裕国频劳握算间。
若有四夷问出处,为云司马正红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段官员交往的故事,通过细致描绘,展现出一种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为官之道的哲思。

首句“如云供帐出郊关,人指温公向洛还”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想象的云彩般的帐幕从郊外的关口缓缓展开,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一位名为温公的官员,准备送他返回洛阳。这句诗营造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氛围,预示着一场重要的离别。

接下来,“绿野尽容开白社,明时岂合卧青山”转而抒发对温公为官的看法。诗中提到,温公的存在仿佛可以包容一切,就像是绿野中的白社(一种友人聚会的地方),他活跃于明时( 明朝时期),怎么会选择隐居在青山之中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温公积极为官的肯定和对当时官员环境的赞美。

“筹边曾借谈兵外,裕国频劳握算间”进一步刻画了温公的功绩。温公曾参与边防筹划,善于讨论军事策略;同时也多次为了国家利益,辛劳地谋划国家财政,这说明温公在军事和经济上都有卓越贡献。

最后一句“若有四夷问出处,为云司马正红颜”则是一种假设性的表达。如果有人问起温公的去向,人们会说,像温公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是国家的骄傲。这里不仅赞美了温公的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温公的敬佩以及对他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叙述温公的事迹和友人的描述,展现了温公为官时的不同侧面,既有对政治献策的肯定,也有对他个人品质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温公敬佩之情以及对官员为国为民的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