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感 其二

季秋霜露繁,木落山色改。
天地有萧瑟,炎暖岂长在。
可怜东篱花,萎落无人采。
无言倚霜恨,芳心若有待。
君子审进退,所贵在时宜。
神龙失海水,不知尺泽鲵。
猛虎陷深阱,豚犬亦得欺。
晋人有冯妇,千古所共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萧瑟的景象,并借此引发对人生处世的思考。

开头四句写深秋景色:霜露浓重,树叶凋零,山色改变,天地间一片萧条。诗人用自然景象暗示人生不可能永远顺遂,温暖繁华终会过去。

中间四句聚焦东篱菊花:在寒霜中凋零却无人采摘,默默倚靠霜雪,似乎还在等待什么。这里菊花象征着高洁之士,暗喻有才德的人不被赏识的处境。

后八句转入议论:聪明人要懂得审时度势,把握进退时机。用三个生动比喻说明处境的重要性:神龙离开大海还不如小池塘的泥鳅;猛虎掉入陷阱连猪狗都能欺负它;春秋时冯妇(原为打虎勇士,后改行又重操旧业)被世人嘲笑。这些都在强调人要顺应时势,不可固执己见。

全诗通过秋景起兴,以物喻人,告诫人们要认清环境变化,灵活应对,既不要像菊花那样孤芳自赏而错失时机,也不要像冯妇那样不合时宜地坚持己见。诗中意象鲜明,说理透彻,将人生哲理融入自然描写,读来发人深省。

0